校园网报修热线:2745008

学校新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校新闻 > 正文

【校园正能量系列】怀源而笃学 无悔以追梦:访音乐与教育学院包政卓同学

发布日期:2017-05-23    来源:      作者:     摄影:      编辑:      审核:      发布:      点击:

  政卓,3200威尼斯vip音乐与教育学院16级音乐学专业学生。为人热情大方,曾多次在比赛中获奖。2014年,合肥中韩交流会中,他获得声乐组金奖;2015年,《中国好声音》滁州赛区海选,他挺进前八强;20171月,由他演唱的池院版《南山南》在学校风靡一时;20174月,安徽省第十二届雪碧音乐节校预赛夺冠。一路走来,音乐是包政卓心中永恒的梦想,在音乐这条路上,他一直以一种简单的姿态,努力前行

音乐筑梦,风雨与共

音乐是感情的抒发,也是人内涵的诠释。对包政卓而言,音乐不单单是一种爱好,更是他生活上的知己。从幼时与音乐结缘到现在,他日日与音乐为伴,唱歌已成为包政卓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。无论是喜悦,还是感伤,音乐总能很好地表达出包政卓的情绪。摇滚和爵士更是他的最爱。他说,摇滚的振奋人心教会了他不退缩、不服输、不放弃,而爵士的自由淳朴、活泼热情则让他能常常保持愉悦的心情,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工作中。

2016年初,包政卓开始专业的音乐训练。包政卓坦言:“其实我真正学音乐的那段时间还蛮苦的。”他每天早起坐三个小时的车到市里去上课,有时午饭都来不及吃就要匆匆地赶回家练琴。但是无论多苦多累,只要弹起吉他,他的烦闷总能烟消云散。

踏入大学后,他接受到了更加系统的学习和训练。怀揣音乐梦想,他和一群热爱音乐的青年聚到一起,组建了乐队。万事开头难,乐队首先面对的问题是找不到合适的排练场地。他们开始向学校申请排练室,申报的过程是艰难的,但功夫不负有心人,音乐室最终在音乐楼二楼扎了根。尽管前路坎坷,但是包政卓告诉乐队成员,只要开心,只要愿意,他就会一直带着大家坚持下去。

百炼成钢,厚积薄发

    “喜欢就要认真做,做好音乐非一日之功。”包政卓从未放低过对音乐的要求。除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,他也十分注重在实践中磨练。至今,他参加的大大小小的演出和比赛已经有一百多场。“比赛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交流的过程,每一场比赛,都让我受益匪浅。”

2015年,他报名了“中国好声音”滁州赛区的选拔,他是那次比赛中年龄最小的选手,可他丝毫没有胆怯。比赛前,他录下自己的歌曲反复听,从中寻找不足,一首歌曲能重复训练达三四十遍。每次比赛后,包政卓都会认真体味评委老师的点评,发现不足,提升自己。机缘巧合下,他有幸同第一季《中国梦之声》的全国冠军李祥祥一起演出,前辈私下里的谆谆教导让他收益良多,也更加坚定了走音乐之路的决心。

20174月,安徽省第十二届雪碧音乐节在威尼斯官网展开选拔。在朋友的鼓励下,他参加了比赛。许久没有参加过比赛的生疏感让他失去信心,为了更好的发挥,他饿了一天的肚子。他告诉我们这样会有利于他的发挥。对于比赛曲目他更是经过多次斟酌后才敲定。最终,他以自己深厚的实力取胜,获得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。

不忘初心,感恩前行

一个人不管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,都应该饮水思源,应该记住是谁为他们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。一路走来,风雨兼程,包政卓最感谢的始终是自己的父母。包政卓告诉我们,每次演出和比赛,父母都会去现场默默支持他,对昂贵的学习费用也从未有过怨言。深知父母辛苦的他在寒暑假期间会在酒吧驻场,做兼职,以自己的方式回报着父母的付出。

身怀父母的关爱,包政卓也用行动去回报社会。艺考期间,家乡的爱心人士举办了“拯救白血病患儿徐梓涵义捐义卖义演”的活动,尽管此时的包政卓正忙于准备艺考,不容有失,但他依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参加这项活动。能用一首歌去凝聚正能量,包政卓认为很有意义。

谈及未来发展方向,包政卓表示想回家乡做一名专业的吉他老师,把自己学习的东西带到小地方,让小地方的孩子有资源和平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。他希望能将从音乐中获取的快乐和满足继续传递给更多的其他的人。

不积跬步,无以致千里,实现梦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包政卓一直在音乐的路途中不断沉淀和磨砺自己,以自己的言行传递着积极进取,锲而不舍的品质。

(供稿:新闻中心/编辑:檀向群/审核:丁伯林)